嫘祖文化根在西平

文/图 张广智 胡军华 田春雨


【资料图】

嫘祖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华夏文明的奠基人。嫘祖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和精华,它属于华夏上古文化、根文化的范畴,是世界丝绸文化的宝贵财富,是炎黄文化、天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方女性文化的光辉典范。当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表明,关于西陵氏部族的地望和嫘祖故里的认定存在十余种观点:河南有三地:西平、开封、荥阳;湖北有四地:宜昌、远安、黄岗、浠水;四川有三地:盐亭、茂县、乐山;还有山西的夏县、山东的费县和浙江的杭州。由于古代文献上或多或少地有过这些地方为“西陵”或者与嫘祖传说相关的记载,但为什么说嫘祖故里在西平的可信性大呢?国内嫘祖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论证和论据。

嫘祖陵嫘祖庙。

中学生高唱中华母亲颂歌。

“西陵”即“西平”有文字记载

嫘祖,也写作傫祖、雷祖或累祖,是中国史前社会传说中的人物之一。刘恕的《通鉴前编·外纪》、罗泌的《路史·后纪五》、林汉达与曹余章的《上下五千年》等书,均说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和织绸技术,使人类从此脱去了树叶、兽皮,结束了“衣皮苇”、“枕石寝绳”赤身裸体的蛮荒时代,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嫘祖因此被尊为中国古代文明创始者中的人文女祖。

《水经·潕水》有记载:“潕水又东过西平县北。”北魏郦道元注曰:“县,故柏国也……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清人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图》则标识得清清楚楚,此图和今西平县境图相比,除去潕水(洪河)改道的原因略有差异外,基本相同。西平县嫘祖文化研究专家高沛告诉记者:“从这些权威的典籍记载不难看出,吕墟(古西陵亭,今董桥)应在今西平县城西27公里处吕店乡和师灵镇交界的师灵岗上。尽管现在对‘西陵平夷,故曰西平’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也说明了西汉时期的‘西平’和‘西陵’大致为同一个地方。”

西汉的西平县属于汝南郡,《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汝南郡条下有明文记载,1981年甘肃武威磨咀子发现汉简将近40枚,其中的“王杖诏令”简上有“汝南西陵县”等文字。西汉以后,这里又设置过西陵乡、西陵亭等与“西陵”相关的地名,进一步说明西汉将西陵改为西平是有史可证的。

虽然由于“西陵平夷”,西陵这一古地名渐渐淡出,但透过一些历史典籍,我们依然还可以寻觅到它的踪迹。陈寿的《魏志·和洽列传》在记述魏时曾历仕三朝、官至廷尉、吏部尚书的和洽时就曾有其“明帝即位,进封西陵乡候,邑二百户”的记载。和洽,字阳生,三国魏晋时西平人,其故里就在今距古西陵不远的出山镇和楼村,他在魏明帝时被封为西陵乡侯,可见西陵这一地名在魏晋之时依然存在。

“从这些典籍里,我们起码可以获知这样一些信息:一、西汉以来,在黄河流域的中原腹地,曾经有一个也是仅有的一处叫西陵的地方,这地方就是后来的西平县。二、按古文字释义,陵,大的土山。西陵的来历是因其地理特征而得名。据西平旧志载,古西陵亦称吕墟,曾建有西陵亭为其标记,旧时的西平县治所就在今天的西平县师灵、吕店附近,西距伏牛余脉的出山、酒店不远,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其特征与地貌相符。三、在西汉以前,西陵可能发生过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产生过相当影响的历史人物,因此使这一地名知名度很高。四、正因为西陵在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以致以西陵平夷为由,且西陵与西平读音相近,便于记忆和传播,将其改名为西平。”西平县嫘祖文化研究专家谢文华告诉记者。

“吕墟”曾是西陵氏生活栖居地

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在西平师灵岗的南半坡处有一处早期人类生活的墟址,遗址东西长550米,南北长280米,面积约为15400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至3米左右。采集有未经磨光的打制条形器坯料,磨光的石器有1件石斧、1件石磨棒。采集到的陶片绝大部分为夹砂红褐陶、灰陶,亦有少量掺云母(蚌片)的陶片,表面多为素面,少量为压印纹。可辨器型为鼎、罐、碗、纺轮等。陶纺轮泥质红润,穿孔0.4厘米,纺轮(残)直径2.8厘米,厚0.9厘米。报告结论是:“遗址为新石器(仰韶文化)中晚期文化遗址(距今5000~6000年,当为黄帝时代)”。

驻马店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芳之认为:“遗址是传说中和史书记载中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西陵氏氏族傍河而居的一处聚落墟址。”史书的记载,字意的诠释,考古的证实,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师灵岗就是西陵岗,“吕墟”曾是5000多年前西陵氏生活的地方。

师灵岗位于距西平县城50余里处的师灵镇与吕店乡之间,汉时被称为文城,也是西平旧县城的治所。这里目前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商代、春秋战国时的文化遗存已有十余处。

专家研究表明,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我国远古人类已经发现蚕茧是一种能为人们用来遮体挡寒的东西,并已经知道对蚕茧的切割利用,这一时期正是传说中嫘祖所处的时代,而远古西平也正在这一文化圈内。“上古时期的西平,沃野百里,桑树遍地,野蚕吐丝而人不知所用”(《驻马店通史》),因此,“西陵氏,上古黄帝之妃,又称嫘祖,始教民蚕,治丝茧,后人尊为先蚕”(《中国人名大辞典》)。

正是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织锦绸以成衣,才使人类不但可以抵御自然界的寒冷,而且使人类结束了赤身露胯、以树叶兽皮御寒遮丑的原始生活,开始了由野蛮洪荒向开化文明的过渡,故在古代的西平师灵,历史上才有了叫作“文城”的记载。“文城夕照”还被作为古西平的“八景”之一写入了《西平县志》。文,纹理,引申为文明,开化也,在字义上与粗野蛮荒相对。同时文还引申为丝锦的花纹,让人联想到用茧丝织成的缣绸等丝织品。

在所发掘的文化遗址中,不但发现了大量史前文物和人类早期的房基、灶等,而且还发现了许多陶制“纺轮”——当地人称之为“陀螺”的人类早期抽丝纺线的生产工具。“陀螺”有黑陶和红陶两种,陶质细腻,多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这进一步为西平是养蚕文化的发祥地提供了实物佐证。延至如今,在西平的部分乡村,还存在使用“陀螺”纺线的习俗,这与嫘祖养蚕纺线的历史一脉相承。

与新郑地缘相近,增强了西平为嫘祖故里的可能性

嫘祖为黄帝之妻,这是学术界所公认的,称嫘祖为黄帝的元妃,也有着较多的文字记载。宋朝高承的《事物纪原》云:“黄帝初有元妃嫘祖、次妃嫫姆、洎形鱼氏、方雷氏。”宋朝张君房的《云笈七籤》、罗泌的《路史》等书中亦有黄帝元妃为嫘姓之言,说明嫘祖为黄帝的第一位妻子是可信的。

“黄帝生于中原,战于阪泉、涿鹿,居于轩辕之丘。于轩辕之丘娶嫘祖,建立有熊国,为有熊国君,封嫘祖而为正妃。在空间上,阪泉、涿鹿在现在的河北山西一带,轩辕之丘在现在的河南省新郑市境,都是在黄河流域,中心是在中原一带。”西平县嫘祖文化研究专家谢文华告诉记者,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信息传播能力和交通条件,在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史前文化时代,他所娶的“西陵氏女”,在地域上当是在黄河流域,而又以中原一带最有可能。

黄帝居住的轩辕丘的位置,史籍有明文记载。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云:“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明代的《广舆记》、《明一统志》、《天下名胜志》以及清代的《大清一统志》等文献均称轩辕丘在河南新郑,所以学术界普遍认同黄帝故里在新郑。

西平县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吴双全告诉记者:“原始社会交通极为不便,到处是未曾开发的山林沼泽,决定了远古部族之间相互交往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地缘临近应该是远古部族之间进行通婚的重要条件,同时,通婚也是增强部落之间政治、军事联盟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西陵氏部族应该与黄帝部族具有较为接近的地缘关系。以现在的里程计算,西平与新郑相距120公里,活动在新郑的有熊部族与生活在西平的西陵氏部族地缘相近,具备交往通婚的便利条件。”

嫘祖故里在西平最有说服力

根据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代,西陵这一地名应该从记载两汉以前历史的典籍中寻找。从史籍及地志中发现,两汉以前称为西陵的地方有多处,它们分别是湖北宜昌、湖北黄岗西北、湖北浠水、四川茂县叠溪和四川盐亭。所以认定这些地方为“西陵”并非空穴来风,尤其是在四川盐亭、湖北宜昌先后举行嫘祖文化研讨会以后,嫘祖故里盐亭说与宜昌说在学术界曾产生较大影响。

但这些地方当时都不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即华夏文明的范围之内。按照著名学者马世之的考证:“嫘祖文化为炎黄文化的亚文化,从考古发现来看,应属于仰韶文化范畴。仰韶文化公布的地域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到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相对而言,四川盐亭与新郑相距数千里,湖北宜昌一带与新郑虽然较四川为近,但也有千里之遥。新郑与这两地之间路途遥远、山水阻隔,地理等自然因素决定了黄帝部族与当时活动在巴山蜀水间的各部族的相互交往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果西陵氏部族生活在盐亭或宜昌等地,会使皇帝娶嫘祖为元妃存在诸多不可能的因素。

特别应指出的是,人类社会的婚姻形式是从“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逐步过渡到族内级别群婚,族外级别群婚,又发展到不太稳定的对偶婚。黄帝时代正是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对偶婚仍在继续。在这种不是非常文明的时代,黄帝的妻子不可能选在千里之外,那种所谓的湖北说、陕西说、四川说是脱离实际的,也是违背历史的。

因此,要找到嫘祖的故里,还必须从黄河流域,特别是中原这块土地上去寻觅。翻遍众多典籍地志,汉魏以前,中原及黄河流域称之为西陵的地方绝无仅有的一处,就在今天的河南省西平县。

上一篇:动画创意私房菜(1)-新消息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